首页» 报告&学术沙龙
报告&学术沙龙
【心理学院】双周论坛第235期:北体大心理学院尹杰老师为你讲解冰毒与甲卡西酮使用者攻击性的差异及其神经机制
发布时间:2019-09-24

        2019910日晚,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运动心理学教研室在教学楼310教室举办了第235运动心理学双周论坛。本次论坛由柳之啸老师与韩梦霏老师主持,邀请了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尹杰老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与甲卡西酮使用者攻击性的差异及其神经机制》的精彩讲座。尹杰老师通过详细介绍实验研究的各个环节,重现研究进行时的思路与历程。

    论坛伊始,尹杰老师先为大家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知识,如**与甲卡西酮的学名、形态特点、药理作用、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针对**与甲卡西酮以往的研究等。在论述**的攻击性时,尹杰老师介绍了以前的三类研究作为理论支撑:一、最开始的动物研究发现长期注射**会使小白鼠增加攻击性;二、随后的调查研究发现发现**依赖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攻击、暴力行为者;三、实验研究发现**依赖者报告相对于对照组具有更高的攻击性,即**与攻击有强烈的相关性。在论述甲卡西酮的攻击性时,尹杰老师以迈阿密啃脸案引出话题,指出甲卡西酮会导致使用者人格发生改变,包括攻击性、破坏性增强。

    在介绍完基础背景之后,针对研究问题**与甲卡西酮的攻击性是否有差异,其差异表现在哪,其抑制控制能力是否存在差异,尹杰老师提出了整个研究的思路,即依次进行了问卷研究、行为实验、ERP研究,并展示了细化的研究框架。

    随后,尹杰老师详细报告了研究的过程与结果。研究一包含了2个问卷调查,旨在研究**与甲卡西酮使用者攻击性等心理特点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使用者的攻击性、冲动性、品行障碍、感觉寻求以及毒品渴求性均高于甲卡西酮使用者,并且他们的攻击性与冲动性都与毒品使用频率呈正相关关系。

    研究二包含了2个实验,旨在研究两种毒品使用者对威胁刺激的加工特点,实验1为探究**与甲卡西酮使用者的内隐攻击性,采用了GNAT内隐联想测验。尹杰老师先简单介绍了内隐联想测验,然后通过敏感性指标d值对结果进行了解释。实验2为探究**与甲卡西酮使用者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采用了情绪面孔Stroop范式,同时记录ERPs结果,通过反应时的数据以及ERP数据得出结论。

    研究三包含2个实验,主要探讨两种毒品使用者冲动控制能力的差异。实验3为探究**与甲卡西酮使用者决策特点的差异,采用了延迟折扣任务,通过比较延迟折扣率得出结论。实验4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和甲卡西酮使用者抑制控制特点的差异,通过停止信号任务,采集ERP数据,得出结论。

    最后,尹杰老师论述了整个研究的结论:**组更认可自我-攻击的联结,甲卡西酮组更认可自我-非攻击联结,两组均表现为对攻击-积极的内隐联结更强;**组对敌意刺激的注意偏向大于悲伤情绪刺激,甲卡西酮组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大于中性刺激;**组延迟折扣率高于对照组,且注意、冲突监控功能差于甲卡西酮组。另外,尹杰老师还简单叙述了研究的展望,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在每个独立实验的介绍结束时,都设置了提问环节。听众席上的同学们对实验内容均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并积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尹杰老师在耐心回答问题的同时,也分享了在实验过程中的有趣经历,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在论坛的尾声,柳之啸老师对本次论坛做了总结与点评,宣布本学期第一次双周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