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学术沙龙
报告&学术沙龙
【运动心理学双周论坛】第293期 锻炼行为促进:评价性条件反射的作用—张国礼
发布时间:2023-10-07

张国礼老师是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运动健康心理,具体研究体育活动的心理效益以及锻炼行为促进。主持省部级、中央高校、北京市级研究课题8项,还曾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张国礼老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和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独立出版研究著作1部。

张国礼老师这场报告的核心是介绍评价性条件反射(EC)对内隐锻炼态度的干预效应,并进一步关注其对锻炼行为的影响。在讲座正式开始前,张国礼老师希望可以借这次学术分享启发相近领域学术研究。

核心概念

张国礼老师首先紧扣“锻炼行为促进”与“评价性条件反射”两个主题词,详细介绍了核心概念及理论模型发展。张国礼老师梳理了常见的锻炼行为促进理论模型,并将目光聚焦于双过程理论及其新发展。EC干预效应的理论基础正是基于双过程理论所建构的联想-命题评价模型(the Associative-Propositional Evaluative model, APE)。该模型将系统1称作联想系统,称系统2为命题系统,认为锻炼首先激活了“不舒服”的联想,并进一步转变为“锻炼无趣”的命题加工。那么,要想改变内隐态度,就需要改变导致联想结构变化的因素。而EC的目的恰恰就是让中性刺激与评价性刺激配对,从而改变对态度客体的评价。


研究介绍

本场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张国礼老师先后指导的三位硕士研究生对上述主题的实验研究探索。首先,仇悦的研究主题是《内隐锻炼态度在锻炼体验与锻炼行为中的作用:基于EC效应》。通过三个实验逐层讨论了EC对内隐锻炼态度和一周内锻炼行为的影响。张琪开展的题为《内隐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的影响:基于双通道EC的作用》的研究,探索了不同刺激材料结合方式,以及视听、视动两种双通道EC对内隐锻炼态度和锻炼行为的影响。上述两项研究均已发表在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SSCI期刊上。邓遥的研究《不同类型评价性条件反射干预锻炼态度的有效性:身体自尊的调节作用》今年已顺利通过答辩。这项研究进一步聚焦新的EC类型,并结合自我参照效应和自尊讨论了“自我词汇评价性条件反射”对锻炼态度的即时和长时干预效果。最后,张国礼老师对未来研究作了展望,呼吁大家关注EC在大众健身和竞技运动领域的作用,还强调了主观情感的重要性。


问题讨论

张国礼老师以他一贯的严谨与幽默相结合的风格为大家娓娓道来,也引起了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思考与讨论。张力为教授首先和张国礼老师讨论了有关研究伦理、双过程模型促进效应和EC应用路径的问题。随后,三位同学结合自己的科研和生活经历向国礼老师提问。张国礼老师从他的研究出发,耐心地回应了同学们的问题,提示需要注意研究的敏感性,并鼓励同学们大胆开展有新意的研究。最后,张晓雨老师上台总结了这场精彩的学术讨论。本学期第一场双周论坛也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文字/刘志远

图片/申屠梦璐

编辑/杨舒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