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第329期运动心理学双周论坛在教学楼412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特邀本院罗路老师担任主讲嘉宾,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在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应用”的精彩报告。该论坛由张禹老师主持,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论坛中,罗路老师从人工智能工具使用者的视角,分享一年多来的使用经验和思考。报告伊始,她以近期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题为“Decoding the elite soccer player's psychological profile”运动心理学论文作为切入点,引发大家思考:如何在经典研究主题中实现创新并发表于顶级期刊?罗路老师指出,当前心理学与体育科学研究正呈现多模态、大数据、新实验与数据分析技术不断涌现以及跨学科融合等趋势,科研工作的技术门槛日益提高。面对这一背景,罗路老师提出关键问题:科研工作者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而明确此次讲座的主要目的:如何借助AI辅助科研编程进而提高科研效率与便捷性?
本次报告主要围绕着AI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三个科研环节的应用而展开,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操作演示:
(1) 实验程序编写,以stroop任务为例,演示如何利用AI编程完成程序设置。一共分为5个步骤:第一,明确实验需求,向AI清晰描述实验设计;第二,使用AI工具(推荐claude)生成基础代码;第三部,初步调试程序,将运行中报错信息反馈给AI进行修正;第四步,进一步调试,不断修改完善;第五步,调试成功后开始实验。
(2) 数据分析。以开场论文中的部分数据为例,重现支持向量机(SVM)分析流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寻找并安装适用的SVM工具包、编写Excel数据导入脚本、生成SVM分析代码并进行调试。
(3) 科研数据可视化。针对高水平期刊对图表美观性与专业性等等高要求,可通过AI生成绘图代码,有效提升数据呈现的质量与效果。
最后,罗路老师总结了4方面的使用AI编程编程小贴士,同时反思AI对个人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潜在影响,提醒大家合理使用AI,并不断学习与AI进行合作。
大家根据于罗路老师分享的内容进行提问,就机器学习样本量、AI使用过程中的感受以及AI对科研工作者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心理学院第329期双周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孙翌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