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主办的第264期运动心理学双周论坛于2021年10月20日19:00点在教学楼311教室顺利举办。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党君华副教授,他向同学们介绍了自我损耗研究的发展历史以及自己当前的相关研究进展。论坛由杨寅、范虹颖主持。
自我损耗效应是自我控制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但近年来学界对这一效应的可重复性与理论解释都颇有质疑。作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专业学者,党君华副教授在报告中带领大家系统回顾了自我损耗研究的发展历史与当前面临的危机,同时介绍了自己对于该领域可重复性与理论解释性问题的相关研究与建设性解决思路。
自我损耗起源于Baumeister等人对于自我控制的研究,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得到了大量研究者的关注和研究证据的支持。但在繁荣的同时,也逐渐有学者指出自我损耗研究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差,存在可重复性不足的问题,同时随着对自我损耗现象研究的深入,原有的理论模型已经不足以解释已经发现的现象,因此也出现了理论解释性不足的问题,这使得该领域的研究陷入到了危机之中。
因此,从自我损耗研究的可重复性和理论解释性两个角度出发,党老师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介绍了自己的相关研究进展。
在可重复性上,党老师对前人研究的范式使用和统计方法选取提出了质疑。通过对前人研究数据的再分析、调整损耗任务的时长和难度等方式,他和他的团队成功复制了显著的自我损耗效应,回应了当前对于可重复性的质疑。
在理论解释性上,党老师首先回顾了前人的Strength模型和Process模型,随后介绍了自己基于认知控制提出的认知干扰-动机转换模型,强调了前后自控任务对于参与者目标保持和行为监控的影响,并对模型的解释力和应用性进行了阐述。
在讲座的最后,党老师还向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发出了涉及元分析和理论整合等多个研究领域的合作邀请,并呼吁大家积极地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在讲座后的讨论环节中,党老师同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就基因研究、研究范式的选择和使用以及未来研究方向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的双周论坛也在同学们热烈欢快的掌声中完美落下帷幕。
文/颜润泽 许伟锋
编辑/孟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