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学术沙龙
报告&学术沙龙
【运动心理学双周论坛】第276期:神经调控技术在运动脑科学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6-19

2022616日,本学期最后一次运动心理学双周论坛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罗路、尹杰老师主持,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袁逖飞教授。袁逖飞老师于线上向大家介绍了神经调控技术以及其在运动脑科学领域的应用。

Part 1.背景介绍:

袁逖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系列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Nat Neurosci, Sci AdvancesJAMA Psychiatry, Mol Psychiatry, Biol Psychiatry等杂志上。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应激神经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司法部戒毒管理局戒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等项目资助。

Part 2.讲座内容:

首先,袁教授向我们简单介绍了运动和大脑的关系,即物理运动之后抑郁的比例大大下降,运动对大脑的精神健康有好处。由此引出了如何检测运动训练对大脑功能的调控,如何调控大脑以促进竞技化运动能力这两个研究问题。而传统的检测方法上,在解析脑功能方面有缺憾,每一种检测方法都有缺点和不足。由此引出了本讲座的主题——神经调控技术,该技术的特点在于可以对大脑进行精准的区域性激活。神经调控是通过侵入性或非侵入性技术,利用光、磁、电、超声等物理性或化 学性手段改变神经系统信号传递,调节神经元及其所在神经网络活动性, 最终引起特定脑功能改变的一种技术。

通过神经调控的刺激响应,可以获得皮层功能连接图谱,制造成对脉冲以测量皮层突触兴奋或抑制状态,评估大脑可以塑性。基于此,袁老师提出了调控运动皮层的三个作用:(1)增强可塑,促进运动学习;(2)提升兴奋,助力竞赛状态;(3)重塑网络,辅助感觉整合。但由于个体化皮层结构差异,个体化功能/频率差异,个体基因型、激素水平差异,神经调控的有效性受到影响。袁老师提出脑网络链接决定干预疗效。

最后,袁老师对神经调控技术的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结合研究实例对神经调控在精细靶点、闭环刺激、设计个体方案、无创刺激、刺激深部脑区、多靶整合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未来在运动脑科学领域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开展:(1)基于神经调控的可塑测量及干预:运动提升与功能测量;(2)运动脑科学:构建运动能力的脑功能图谱,精准功能调控提升运动能力。



       Part 3.问题与讨论:

在讲座后的讨论环节中,袁老师同线上听讲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就运动调控的被试量、皮层突触强度与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生态性、不同人群的大脑可塑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本次的双周论坛顺利落下帷幕。


编辑/陆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