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7日,本学期第三次运动心理学双周论坛顺利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的苏彦捷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研究选题和实验设计,认真规范地开展论文写作等内容。由于苏老师的个人魅力和讲座内容的吸引力,到场人数爆满,本次论坛开设了主会场和分会场,分别由孙美荣和张晓雨老师主持开展。
简介提要
首先,迟立忠副院长为同学们介绍了苏老师的学术背景以及与我院的渊源。苏彦捷老师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美国心理科学学会(APS)会士。苏教授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青春期教育”项目专家组组长。苏彦捷老师曾经受邀到我校进行了“心理理论”专题讲座,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
苏教授由自己的研究方向出发,介绍了她承担的一系列课题,同时利用云技术总结出过去研究的关键词,以此作为本次讲座的开场白。随后,苏教授谈到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常常出现选题无新意、研究内容不恰当、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遗漏等问题,认为有必要在本次论坛中向同学们分享关于研究选题和论文写作的心得。
迟立忠副院长介绍苏彦捷教授
讲座内容
此次讲座中,苏彦捷教授分别从研究选题(研究想法从哪里来)、学术规范(学习文献与写作)、废品的报复(我们的产品)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首先,关于研究想法的来源,苏教授提到同学们可以从非系统的来源(灵感、意外发现、日常生活经验)和系统来源(前人研究、理论、讲座)进行有效提取。但需注意的是,一个好的研究想法是基于前期的大量准备,且应该具备可验证性。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苏教授列举了一系列鲜活有趣的实例,贴近同学们的生活和研究实际,令人印象深刻。
苏彦捷教授进行讲座
随后,苏彦捷教授就学术规范问题进行了阐述,包括论文写作中需要具备的几大要素、图表问题、语言表述和写作中需要注意的众多细节以及伦理等问题。苏教授重点谈到,结论部分应是经过讨论之后形成的观点,是结果的抽象,应避免对结果进行重复论述。最后,苏教授以电影《废品的报复》引出“我们的‘产品’”,旨在告诫我们在对待学术科研时应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我们的研究论文将伴随我们一辈子,理应谨慎对待。
苏教授与同学探讨问题
苏彦捷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多彩,举例生动形象,语言诙谐幽默,使同学们深深地沉浸其中,并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踊跃提问,苏教授一一为同学们耐心解答,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收获满满。最后,毛志雄院长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自己的感悟和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本次双周论坛在同学们热烈欢快的掌声中完美地落下帷幕。
苏教授为同学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