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 2025 年春季学期“心跃赋能,五育同行”班级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构建“三学三融”育人格局,心理学院23级1班于2025年5月29日在英东田径场开展“心灵律动,盲盒惊喜”户外团体活动。活动通过“感官剥夺挑战赛”“盲盒交换与分享”两大环节,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体能锻炼与情感联结深度融合,助力“活力型”班级建设。
此次活动以“班委策划+心理委员主导”模式推进,班长牵头制定《户外团体活动执行方案》,结合社会心理学与团体动力学理论,设计“感官体验——信任构建——情感共鸣”三阶段任务,活动聚焦“五育并举”导向,融入心理健康与团队建设内涵。24名同学参与其中,在阳光草坪上形成“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成长”的热烈氛围。
在“感官剥夺挑战赛”环节,同学们通过蒙眼游戏深度体验“感官代偿效应”。戴上眼罩的参与者手持气球棒,仅凭队友的声音指令完成障碍穿越,“向左三步”“低腰避障”等提示声此起彼伏,未上场的同学主动组成“安全人墙”守护边界,最终实现“零碰撞”挑战目标。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肢体协调性,更让“倾听——反馈——协作”的心理机制具象化。
“盲盒交换与分享”环节则将活动推向情感高潮。各小组依据挑战赛积分兑换盲盒奖品后,自发开展“礼物互赠”活动。草坪上的分享场景,让奖品超越物质价值,成为情感联结的载体,形成“惊喜传递——情感共振——集体记忆”的正向循环。
此次户外团体活动是心理学院“趣味类”主题活动的创新实践,既通过户外运动释放压力、增强体质,又以心理学实验设计提升团队默契,更借盲盒分享培育互助精神,同时在自然环境中渗透审美体验,活动道具制作与场地整理环节亦融入劳动教育,实现“五育融合”的立体化育人效果。未来,心理学院将继续围绕“情绪管理”“压力释放”“创造力激发”等方向,开发“心理拓展运动会”“自然疗愈工作坊”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身体动起来、情感联起来、心理强起来”的多元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为创建“学习型、活力型、文明型”示范班级持续注入“心能量”。
编辑/郑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