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0日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落下帷幕。此次比赛,我院积极参加,其中张亦晨和史超同学的作品《疫情牵动人心,抗疫还需齐心:大学生“两避一保”行为的机制和可能干预》和焦陆英同学的作品《居家体育活动对新冠疫情下对青少年无聊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都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张亦晨和史超同学的研究以寒假社会实践为基础,结合新冠疫情的背景探讨了大学生群体防疫行为的变化。磨砺了一个半月的开题、使用学界最新的偏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分析、阅读几乎所有相关主题的文献……反反复复,愈磨欲坚!
在指导老师毛志雄院长的大力支持下,利用最新版的TPB(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其一,政府及时的干预政策十分有效;其二,使用该模型预测大学生防疫路径的正确率可达50%。同时,由此模型还可继续探讨其他因素对防疫行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左:焦陆英 右:史超)
焦陆英同学的研究着眼于疫情下青少年的应激反应、负性情绪与居家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参赛之初,张国礼老师在数据收集、模型搭建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指导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焦陆英同学深受鼓舞,开始了忙碌而有意义的研究工作,Process等软件验证模型、寻找新变量支撑模型、大量数据处理,充分协调时间,始终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
最终,该研究发现:居家体育活动能增加心理资本,从而更好地对抗无聊感。同时,在居家隔离的条件下,居家体育活动作为一种不太受场地限制的体育活动能给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带来更多、更好的积极影响。
在采访中,焦陆英同学说:“平时的学术学习中,张国礼老师一直强调规范和严谨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这次参赛我也深有体会:大到文章排版,小到字体字号,这些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史超同学则谈到:“老师和伙伴的重要作用不能不提。好的指导老师能够为你指明研究的前路,好的合作伙伴能与你一同讲好这精彩的故事。”
张国礼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参加比赛是为了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从而锻炼学生自己的能力。一份好的作品真正重要的是易懂易读与规范,所以老师在其中要操心的往往在于学生作品呈现上的细节之处。”
希望大家能向三位优秀同学学习,踊跃报名参加“挑战杯”比赛,为学院增光,为自己添彩!
文字/刘志远 唐琴
图片/唐琴
审核/李茂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