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心理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拔尖创新科研项目立项开题汇报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22-09-29

为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潜心钻研科学与实践问题,心理学院于2022年9月25日19:00至20:30在腾讯会议开展了2022年度研究生拔尖创新科研项目开题答辩。本次答辩的评审专家组由康冠兰、郭璐、张禹、孙美荣、王莉五位老师组成。



宁欣同学首先报告,她申请的课题是《金钱奖赏和社会奖赏对运动员认知控制策略的影响》。宁欣同学指出,金钱和教练反馈作为运动训练反馈中常用的激励手段,却很少有实证研究将两种激励类型进行比较,因此研究从两种类型的激励比较入手,并且考虑了在竞技运动领域教练员的奖惩对运动员认知控制的影响。报告结束之后,孙美荣老师从选题角度认为该研究的想法很好,张禹老师认为应该就研究的使用意义上更加深入。郭璐老师对实验的逻辑上提出了疑问,认为逻辑需要进一步的梳理。



第二位报告者是王春婷同学,王春婷同学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指出不同内容社会比较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可能并不相同,但前人并未通过实验直接对比身体外貌比较和身体活动比较对身体活动促进的效果,因此该研究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在《不同方向社会比较对身体活动不足女大学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报告结束后,张禹老师就两种比较是否能够分开进行比较进行提问,建议使用复合比较。孙美荣老师就操纵方式进行了提问,并且建议对被试的习惯进行考虑。康冠兰老师就该研究是否能够解决前人问题进行提问,并且提出在实验程序上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第三位报告者是侯贤芸同学,她申请的课题为《共享注意调节社会返回抑制效应的fNIRS研究》,研究目的是比较三种共享注意状态下的社会返回抑制效应,探索共享注意是否调节社会返回抑制效应及背后的神经生理机制。同时比较了普通大学生和乒乓球运动员的社会返回抑制效应特点及背后的神经生理机制。报告结束后,郭璐老师从两个实验比较的角度,认为乒乓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不能一起比,并且提出两个实验的实质其实是一个实验。王莉老师从核心概念界定角度进行了点评,康冠兰老师指出需要对实验的逻辑再深入探讨。



最后一位报告者是韩晓同学,她申请的课题是《社会排斥影响运动员的主动性控制——控制感的中介和内感受的调节作用》,研究拟解决三个问题:长期社会排斥和急性社会排斥是否均对主动性控制产生影响;控制感能否在社会排斥对主动性控制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内感受能否在社会排斥对主动性控制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报告结束后,郭璐老师对基本变量关系问题提出了建议,张禹老师对研究的假设模型提出了疑问。康冠兰老师就实验的可行性进行了建议和提问。



四位同学报告结束后,几位老师对四位同学所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且希望几位同学作为标杆,能够将研究继续深入下去,并且对几位同学的研究提出了美好的祝愿,期待实验顺利。

此次答辩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研究生的创新观念、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落实拔尖创新科研项目做好前期保障。同时此次活动体现了心理学院研究生同学的科研能力及答辩水平,展现了心理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



编辑/谭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