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国家艺术体操队心理服务的特色项目——读书会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100期活动。为庆祝这一重要时刻,心理团队特别策划了一期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带领运动员们走出训练场馆,将传统手工制作与心理训练相结合,体验了陶艺与香薰创作,并分享了近期的读书心得。此次活动由孙美荣老师带队,多名心理团队研究生、国家艺术体操队一队和二队的全体队员以及辅助人员共同参与。通过沉浸式的手工体验,帮助运动员们缓解训练压力,提升专注力,在实践中感悟"知行合一"的理念,实现身心合一的心理训练目标。
一、沉浸手工,享受创作
为丰富运动员的业余生活,心理团队精心设计了多元化的手工制作方案。经过线上民主投票,陶艺与香薰蜡烛制作从众多备选活动中脱颖而出。在实践过程中,运动员们通过手脑协调的精细操作,暂时摆脱了日常训练的紧张与疲惫,全身心感受着创作带来的愉悦与放松。
陶艺制作环节虽然技术要求较高,但其独特魅力让学习过程妙趣横生。随着泥坯在指尖流转,泥点在身边飞溅,欢笑声充斥着整个屋子。在陶艺师的指导下,运动员们渐入佳境,全身心投入创作之中。她们运用灵巧的双手,打磨、雕刻、上色,将天马行空的创意转化为独具匠心的艺术品。看着一件件亲手制作的饱含个人风格的作品,运动员们欣喜不已,内心充盈着创作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香薰制作环节为运动员们开启了一段充满创意与芬芳的体验之旅。大家兴致勃勃地挑选心仪的颜色、味道以及造型,相互探讨各自喜欢的搭配方案。经过精心调配,每个人都成功制作出兼具视觉美感与怡人香气的个性化香薰作品。工作室里,馥郁的芳香与精美的香薰相得益彰,营造出令人陶醉的氛围。这种视觉、嗅觉与触觉的多重感官享受,让每位参与者脸上都绽放出会心的笑容,沉浸在创作的愉悦之中。
二、读书交流,碰撞思想
手工创作环节结束后,运动员们围坐一圈,开启了读书分享会的传统环节。心理团队首先以生活化的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解心理学知识,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随后,运动员们依次分享近期阅读的书籍,将书中的智慧与日常训练、生活经历相结合,畅谈感悟与收获。书香自唇齿间流淌而出,思想的交流让每个人都受益匪浅。
三、专注耐心、收获颇丰
此次特色心理辅导活动为运动员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创意表达平台。从泥坯的揉捏塑形到细节的精雕细琢,从香料的精准配比到成品的精心打磨,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创作者全神贯注、精益求精。这些细致入微的手工实践不仅是对技艺的锤炼,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度探索与情感表达。每一处精心的雕琢都定格了当下的心境与感悟,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承载着运动员独特的情感印记。
活动后,运动员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深刻体会。
丁欣怡感悟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黄妍乔开心地表示,“第一次体验DIY陶艺,很有趣,同时也考验了我的专注和耐心。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深厚底蕴。”
赵婉竹则深有感触地说,“做手艺活时不能心急,慢工出细活。”
这些真挚的感悟,折射出活动对运动员心理素质提升的显著成效。
四、匠心疗愈,静心养神
作为国家艺术体操队的重要支持力量,心理服务团队不仅在训练和赛场上为运动员保驾护航,更注重促进其全面自我成长。本次特色心理辅导活动创新性地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心理训练相结合,为运动员们打开了一扇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窗口。通过沉浸式的艺术创作体验,运动员们不仅收获了独特的创作乐趣与成就感,更在过程中实现了与内在自我的深度对话,有效释放了情绪压力。活动特别强调在快节奏的训练生活中培养"慢下来"的能力,让运动员们深刻体会到专注当下、静心沉淀的珍贵意义。这种创新的心理调节方式,为高强度的竞技体育训练注入了人文关怀,为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第100期读书会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形式与场地,但始终如一的是运动员们对知识的渴求与自我提升的追求。书香在交流中流淌,智慧在分享中传递,这份坚持与热忱,正是百期读书会最珍贵的传承。将传统手工活动与心理训练、读书分享相结合,这一创新性的心理辅导方式,既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又契合了运动员的心理需求,展现了国家艺术体操队心理服务的专业特色与人文关怀。
展望未来,心理服务团队将持续深化心理辅导工作,帮助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培养内心的定力与韧性。通过创新性的心理干预方法,引导他们掌握在快节奏中调节身心的能力,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细微之美,感受每一刻的独特价值,体会生活中的每一份细腻与美好。这种平衡训练与生活的心理调节能力,将为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心理支撑,助力国家艺术体操队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编辑/赵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