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九点,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大学生心理辅导课教学创新比赛在教学楼101成功举办。本次心理辅导课大赛由2023级王鑫洋同学主持,并特邀葛杨老师、康冠兰老师担任评委,孙美荣老师、范虹颖老师作为嘉宾莅临现场,旨在通过教学展示与实践演练,提升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传播与实践创新。
大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共有多名选手参与试讲。课程主题丰富多样,涵盖情绪管理、人际沟通、自我认知、生命教育、目标设定等多个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适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选手们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心理课堂的趣味性与启发性。现场氛围热烈,掌声雷动。
在所有选手结束分享后,由范虹颖老师与孙美荣老师做总结点评。
范虹颖老师指出,选手们在课程互动设计中体现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学科特色,尤其在活动设计与教具运用方面表现突出。她强调可以进一步突出体育大学心理学科的特色,融入更多身体活动元素。此外,教案编写的规范性与针对性、板书总结以及思政体现也可以加强。
孙美荣老师重点强调了教学内容的聚焦与对象的具体化,建议选手在设计课程时更贴合特定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她特别表扬了选手们的现场表现力和互动设计,同时提醒大家要具备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并注意保护学生隐私,避免影像资料的不当使用。
本次比赛从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素质与表现、教学资源使用等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
一等奖:王俊彦
二等奖:徐静、陈仪思淼
三等奖:金梦菲、章辰宇、沈谷雨、侯睿晗、江禹静、田雨涵、陈义坤
优秀奖:贾紫琦、莫历弘、杨洪卫、张鸿燕、王若曦、殷梦璇
评委与嘉宾将荣誉证书颁发给参赛选手,对他们的优异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并激励他们不断精进,再创佳绩。
本次大赛不仅是学生教学能力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宝贵的专业交流与成长机会。通过比赛,学生们增强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信心与能力,也为后续实习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经验。学院将继续推动此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活动,助力学生在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价值。
图片/吴语含 侯宇洁
文字/吴语含
编辑/郑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