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我院师生参加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发布时间:2019-10-29

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于2019101820日在杭州师范大学举行。大会主题为“研究心理规律,助力社会发展”,旨在展示当前我国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大会规模为2000人,我院约40名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1 我院参会师生合影留念

会议交流内容覆盖心理学40多个分支领域。各分支领域经专家评审共录取自由投稿1928篇(口头报告993篇,展贴报告935篇)。其中有43篇学术论文来自我院师生的贡献:口头报告论文20篇,展贴报告21篇,博硕论坛口头报告2篇,涉及的专业方向不仅有体育运动心理学,而且包括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音乐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情绪健康心理学等多学科多领域。

本次大会上,我院张力为教授荣获2019年度“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该奖授予对中国心理学事业的发展有突出贡献,长期在各专业中发挥主要作用,学术上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心理学家。张力为教授的获奖,不仅为我校、我院赢得了荣誉,而且也在整个中国运动心理学从业者群体中引起反响,张老师实至名归。

2 张力为教授荣获“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

大会的6个重点报告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时勘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刘超的道德认知与情绪的心理和脑科学的研究与应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亮的人类空间导航行为的神经振荡机制及临床应用、浙江大学陈辉的注意与工作记忆的交互机制、辽宁师范大学罗文波的甲基苯丙胺成瘾者的时间知觉研究、北京大学易莉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视觉注意。以上重点报告反映了我国心理学者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基础和应用研究并举,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运用多元化研究方法,追求创新,助力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

除了常规交流形式之外,大会也开设了具有前沿性、实用性及指导性的工作坊活动,如元分析(Meta analysis)及其应用多模态神经影像增强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方法与实践等,每个工作坊都从基本原理、计算过程到其软件实现,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讨论,使参与学员在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上受益匪浅。此外,今年新增设的海内外青年多学科论坛为促进青年学者间的国际交流合作,以及海内外青年人才的引进创造了契机与平台;国家自然基金申请论坛在把握基金申报新动向的基础上为心理学科技工作者分享经验,提供了注意事项;心理服务对接国家需求专题论坛则邀请国内的典型机构和个人,交流工作经验,分享心得体会,为加强全国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新方向。

3 展贴交流与专题报告

体育运动心理分会场共计30篇口头报告和22篇展贴报告,其中16篇口头报告和10篇展贴报告来自我院。报告主题围绕竞技与锻炼心理展开。在竞技心理领域,报告内容多涉及运动员认知,如运动员识图能力、知觉决策及注意控制等,还有运动员心理健康、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提升运动表现等内容。在锻炼心理领域,除了锻炼改善认知、身体意象等主题,报告内容也关注了特殊人群的锻炼效益,如运动干预改善聋哑儿童执行功能的结构协变网络机制研究不同强度急性抗阻运动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渴求度情绪状态及注意偏向的影响。此外,在传统的问卷调查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次报告还涉及到元分析、质性研究方法和经颅磁刺激、ERP”技术。可见在采用新方法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与应用相结合的思想已是体育运动心理研究的大势所趋,这很好契合了研究心理规律,助力社会发展的大会主题。

我院教师担任多场口头报告的主持。我院师生通过精美的幻灯片、流畅的讲演、逻辑清晰的海报向同行们报告了自己的专业成果与见解,与此同时还将他们在日常研究与生活中的各种感悟与大家分享,把科学研究的精神传递开来,激发了大家迎难而上的决心,展现了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代表的一代中青年运动心理学者的学术风采。

体育运动心理分会场口头报告合影留念

通过此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与会的师生领略到了心理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在体育运动心理分会场,无论是口头报告还是展贴报告有超过半数的报告均来自我院师生,因此我们更应该感受到作为该学科研究者的责任与使命。我们需要更坚定的自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吸取先进研究技术和经验,深入开展高质量的、系统的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助力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心理学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