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加快推进学校改革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切实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于2025年3月12日上午9:45举行教育教学讨论大会,心理学院全体教职工及退休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大讨论。
本次会议围绕“提升体育大思政引领力、深化本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工智能赋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学生全面发展支持体系和夯实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五个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与会教师直面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各抒己见,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为2025年度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做好充分准备。
在提升体育大思政引领力方面,要重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引导。教师们提出每年在固定时间召开教学、科研、奥运攻关会议;完善运动心理学思政案例库、冠军心理分析案例库并推进案例素材数字化、多媒体化;将心理学专业知识(如心理韧性培养、团队凝聚力建设)与“女排精神”“冬奥精神”等思政元素深度融合以及在《运动心理学》课程中植入“冠军案例库”等建议。
在深化本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加强“本硕博”贯通化培养,试行硕博连读等方式。在培养过程中,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如邀请校外学者、行业专家走进课堂介绍最新研究成果、行业经验。完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增加科研或行业实践类学分。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高层次人才。
在人工智能赋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着力推进教学、科研智能化升级,推进AI课堂助教平台的建设。建立AI学术行为动态监测机制,强化学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合规意识与伦理自觉。
在完善学生全面发展支持体系方面,建议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课题组轮转制与本科生科研助理制。在继续完善心理咨询服务和运动心理学课程开设的基础上,继续开设运动心理干预类课程,构建“体教融合”第二课堂。增加心理辅导、职业规划、创新创业等多方面的支持。
在夯实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定期开展在校生和毕业生教学质量评价调研,并及时发布调研结果,推行行政事务“减负清单”,尽量减少非必要的填表、会议等,营造踏实、宁静的学术环境。
此次大讨论不仅形成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同时还促进了教师间教学经验的交流。通过相互借鉴和学习,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心理学院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开创教育教学改革新局面,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文字/陈嘉鸿
图片/吴昕芮
编辑/郑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