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跨学科交流,积极推进“体心融合”的育人模式,10月19日,心理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团支部与教育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2024级本科生1班团支部、2班团支部在校内联合举办“注入‘心’动力,赋能‘体’飞跃”主题党团日活动。本次活动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为契机,旨在充分发挥两院专业优势,将体质健康促进与心理健康知识应用有机融合,为学生搭建起一个跨学科实践、互动交流、协同成长的平台。

活动伊始,两院学子均按要求提前十五分钟在英东田径场集合点完成签到,展现了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在学生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辅导活动严格遵循科学训练原则,流程由教育学院学生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确保了训练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充分热身,唤醒身体
活动以200米慢走结合800米慢跑进行热身,让同学们循序渐进地提升心率、体温,并激活心肺功能。热身结束后,教育学院学生教练特别强调了运动健康管理,提醒大家及时添衣保暖,避免因体温快速变化及机体免疫“开窗期”而增加运动损伤和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专业拉伸,预防损伤
热身跑结束后,教育学院学生带领大家进行了系统的热身操练习。该环节重点针对肩、膝、腿部韧带等关键部位进行动态拉伸与激活,有效提升了关节灵活性、激发了肌肉活性,为后续的高强度练习做好了充分的身体准备。

耐力强化,夯实基础
核心训练环节为时15-20分钟的定时跑。该练习不仅有效锻炼了同学们的心肺耐力和意志品质,教育学院学生教练还通过量化记录每位同学的跑动距离,使其对自身当前耐力水平形成客观认知,这既激发了挑战自我的动力,也为个人后续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转入室内,精准指导
完成耐力训练后,全体人员移步室内运动场。在自行分组后,同学们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活动,重点对主要肌群进行静态拉伸,此举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迟发性肌肉酸痛(DOMS),促进身体机能恢复。

动作解析与专项训练
在体测关键项目(如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环节,教育学院学生教练首先进行了标准动作的完整示范,并结合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对技术规范、发力顺序及常见错误防护要点进行了系统讲解。在随后的自由练习阶段,心理学院学生分组进行专项练习,教练则开展巡回指导,针对个体动作差异提供即时、个性化的纠正与反馈,有效巩固了动作要领,提升了训练实效,现场互动积极,学习氛围浓厚。


本次联合主题党团日活动成功超越了活动本身,其核心意义在于为跨学科协同育人树立了典范。活动以“体心融合”为抓手,将思想引领融入专业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更在协作共进中锤炼了团队精神,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一次生动课堂。立足新起点,两院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合作内涵,共同谱写协同育人的新篇章。
文字/陈禹杉
图片/曹曦丹 朱耘正
编辑/孙翌杉